论坛>>>傅翔做客福建省文学院讲述闽派戏剧的成就与启示

傅翔做客福建省文学院讲述闽派戏剧的成就与启示

2021-03-07 21:19:27

傅翔做客福建省文学院讲述闽派戏剧的成就与启示(王腾龙 摄)

福州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书记、一级演员林颖现场教学闽剧唱段(主办方供图)

东南网3月7日讯(本网记者 蔡丽洁)昨日,福建省文艺评论家、作家傅翔应邀做客福建省文学院,为广大文学爱好者解读“新时期闽派戏剧的成就与启示”。

傅翔从介绍福建戏剧种类入手,对福建主要剧种的创作、演出、传承与人才培养等逐一解读,向书友展示新时期以来闽派戏剧取得的辉煌成就。同时,以福建戏剧创作的成功经验为例,解析戏剧与文学之间血肉相连、息息相关的命运,总结福建省戏剧的辉煌与成就,以及对文学的影响,从而引发书友对文学创作的思考。

福建具有丰富多彩的戏剧剧种。除了话剧与木偶戏,福建共有戏曲剧种包含京剧、越剧、闽剧、莆仙戏、梨园戏、打城戏、高甲戏、歌仔戏(芗剧)、潮剧、竹马戏、闽西汉剧、山歌戏、黄梅戏、祁剧、梅林戏、大腔戏、小腔戏、(肩膀戏)、三角戏、南词戏、赣剧、四平戏、北路戏、平讲戏23个。此外还有泉州提线木偶戏、晋江与惠安的南派布袋戏、漳州布袋木偶戏、诏安铁枝戏、上杭与连城的提线木偶戏、南平大腔金线傀儡、屏南杖头木偶戏、柘荣布袋戏等。傅翔认为,福建以小剧种为主的戏剧资源丰富多彩,与地理环境和地域特征息息相关。福建多数为中原南迁的汉人,历史上多次的“南迁”事件和动荡,除了带来经济的发展还催生了新的文化,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多样的戏剧。在福建,每个地市都有独特的剧种,福建方言的复杂性丰富了戏剧的多元化。

傅翔介绍,除了剧种丰富,福建戏剧还具有繁茂昌盛的创作群体、影响深远的戏曲剧目的特点。“如陈仁鉴、郑怀兴、王仁杰、周长赋,王冬青、诸葛辂、汤印昌,陈道贵、周祥光、王羚、王顺镇、姚清水等戏剧大师;《春草闯堂》《团圆之后》《状元与乞丐》《新亭泪》《秋风辞》《沧海争流》《贻顺哥烛蒂》《红豆缘》《王莲莲拜香》《天鹅宴》《画龙记》《贬官记》等。”

福建剧种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发扬光大,得益于精益求精的戏剧传统。傅翔告诉记者,“福建具有良好的戏剧艺术氛围与传统,融洽和谐、老少同堂、互帮互助、互敬互爱。作品研讨时不留情面,敢说真话;尊师重道、注重传承和对艺术心无旁骛、孜孜不倦的坚守等,这些优质的传统,让福建戏剧成为业内的佼佼者,甚至其他艺术学习的榜样。”

活动现场,福州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书记、一级演员林颖还演绎了闽剧经典传统曲牌《弥陀寺》,并现场教授书友文读歌词,带领现场观众走进春光明媚才子佳人携手游园之景。林颖介绍道,戏剧不仅是方言和舞台艺术的呈现,更承载了当地的人文价值。戏剧的发展史,也是立体的展现风土人情的地方志。

本次活动由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,是“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公益文学活动”八闽书院名家大讲堂系列活动之一,由福建省文学院、福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。


 

还能输入140
发表评论,请先登录!
|

正在加载中,请稍等...正在加载中,请稍等...

返回顶部
主题管理
置顶
删除
加精华
修改
打气
屏蔽
转发
禁止回复
过户